从事数据处理工作的王思,向来把严谨和理性视为生活准则,唯独在汽车方面,他愿意疯狂一把。
前两周的广州车展上,王思在R汽车展台上跑前跑后,以车主身份为来往的体验者提供讲解、解答疑问。王思为这次车展做了充足的准备,提前和公司申请了年假,从上海远赴广州,和他一样的还有十几位车友,他们从五湖四海赶来,在本次车展上担任R汽车品牌志愿者。
这些努力换来的,是一个个普通用户对R汽车的好奇与了解。面对“电量焦虑”、“里程焦虑”,有过中长途自驾,拥有上万公里驾驶体验的他可以分享真实用车故事,与同来自江浙地区的车友,也能讨论路上的充电情况,甚至他还真的聊成了一单,亲眼见证一位车友签单付了定金。
2020广州车展R汽车展台前,
用户志愿者细心为体验者讲解
要知道,王思的这趟“广州之旅”出于纯粹的兴趣,在广州车展R汽车的现场,类似的车主兼志愿者还有十几位。他们不仅专程从全国各地赶来,每个人也都付出了全部努力,不为KPI,只为满足自己的热爱。
当一群都市青年决定“出走”,不按常理地为一个电动车品牌“打call”,这种并不常见的车主与品牌间互动,到底隐藏了怎样的秘密?
“拆盲盒式”购车
你听说过吗?
成为R汽车车主之前,王思正站在一个人生的岔路口——要燃油车、电动车还是油电混合?“理工男”出身的他首先明确了用车需求:以往返八十公里的上下班代步为主,自驾出游为辅,又因为耿直的性格,不愿意参与上海车牌拍卖,也不接受较高保养成本的油电混合汽车,索性将目光放在了电动车领域。
常人眼里的“购车难题”,在王思看来,不过是数据之间的对比。他大概只花了一周时间,就将几家电动车品牌彻底吃透,从车辆参数到续航里程,从高科技应用到配套设施,凭着对数字的高度敏感,逐渐缩小着选择范围。
“看了不少车,只有R汽车的颜值让我觉得一眼就被‘征服’了”,而真正让王思下定决心的,则是R汽车提供的一系列车主服务,他回忆说:“R汽车是统一定价的,包括手机APP和线下体验中心,和传统购车流程有很大区别,车主可以直接和品牌沟通交流。”
在R APP社区,王思和其他车主交流R汽车带来的生活乐趣
紧接着,王思又做出一个更加大胆的决定:不进行试乘试驾,直接下单购车,狮子座的性格被他体现得淋漓尽致:“首先是我比较相信自己的判断,数据毕竟是不会骗人的,而且我从来没开过车,自己又是电车小白,怕试驾给人家开坏了怎么办。”
玩笑归玩笑,但王思人生中的第一台车,的确是以“拆盲盒”的方式走进生活里,和每个拥有了新玩具的成年人类似,一场属于王思的奇妙冒险,正在拉开序幕。
一切的开始,源于王思的第一次自驾出游。作为R汽车上海车友会的负责人,他与几位车主共同策划了一次青浦郊游计划,虽然路程算不上远,驾驶也没有挑战性,但每个电动车车主都躲不过的“电量焦虑”还是暗暗困扰着他。
“虽然出门前车有85%的电,但毕竟是第一次,我还是决定再充会电,硬生生拖了一个小时才出发。”事后发现,这不过是多此一举,王思也开始从根本上转变了对电动车的看法。
“电动车也没什么大不了,该怎么跑就怎么跑”。
自此,王思的旅途变得越来越远,迅速成长为一名“老司机”。通过R汽车车友会组织的活动,他解锁了上海各个区县,也去过江浙沪地区,让他印象最深的一次,是二十台R汽车一同前往溧阳天目湖的出游,“虽然出发前遭遇了非常大的暴雨,但大家还是如约而至,一起陪伴着到达目的地。”
R汽车解锁了王思生活中更多的“隐藏体验”
对于王思来说,R汽车解锁了更多他生活中的“隐藏体验”,不仅满足了日常使用的刚需,更让他看到了更大的世界,结识更多车友,体验到未曾想象的快乐。“拆盲盒”式购车,也并非看起来那样草率,而是有着思考和权衡的结果,只不过方式不同于传统,带来的结果,也就更出乎意料。
从深圳开到北京
谁说电动车不能走远路?
如果说拆盲盒的过程里,王思拆出了人生的多重乐趣,那么对于另一位在R汽车发布会结束当天,便付定金等待提车的深圳车主阿政来说,他体会到的则是生活中少有的叛逆,凭借一己之力,推翻了不少人的固有认知。
作为朋友圈里首批购买电动车的车主,阿政首先成了那个“吃螃蟹的人”,经常开着R汽车向他们炫耀炫耀,“比如辅助驾驶的功能,我说我不动方向盘,它可以自己转弯,包括自动泊车、语音交互,朋友看到了就觉得好炫,更重要的是R汽车的颜值——实在太亮眼了,朋友们老说:远远地看见那台特别好看的车,就知道是我来了。”
热衷于四处冒险的阿政,并不满足于市内的驾驶。随着他慢慢习惯了R汽车的操控和驾驶感受,他将R汽车的驾驶版图从市内小范围出行扩充到短途自驾游,再延伸到周边城市出差,最终,他决定组织一次“冒险”,驾驶R汽车回到河南老家,再一路北上到达北京。
阿政将自己这次电动车长途挑战记录在R APP社区中
出发前,阿政为全家人规划了一条接近6000公里的电动车自驾路线,要用22天的时间完成它。一路上,他们从深圳龙岗出发,途径江西、安徽、河南等地,不仅边走边玩,经历了种种路况,也在上汽R APP的帮助下,提前规划合适的充电桩,即便遭遇了一两次因服务区设备故障,不得不另觅他处而导致的“电量危机”,R汽车的能量回收模式仍然让他避免了“抛锚“,顺利抵达一个又一个目的地。
很难有人想到,一个青年人愿意用22天的时间验证一个猜想。在上汽R APP的社区中,车主们也为他留言鼓劲,还有不少人留下联系方式,让他一到某座城市就和自己联系,希望互相交个朋友。全程下来,阿政与他的R汽车共同行驶了5396公里,没能突破6000公里的大关,阿政心里还稍稍有些遗憾。
正如R汽车一再提及的“科技兑现想象”主旨,阿政通过R汽车,某种程度上推翻了电动车无法出远门的说法,反过来R汽车也凭借阿政的故事,验证了自身的实力和技术。正是在这样的互相成就之下,品牌与车主都得到了更良性,更具乐趣的发展和体验。
R-Aura 概念车
回看王思和阿政的故事,他们无一不是在明确需求后,对自己认可的品牌果断出手,完成“拆盲盒式”购车。究其原因,离不开车主的理性思考和认真判断,也离不开R汽车所做出的努力,在这两点的同时作用下,车主才会产生足够强大的信任。
科技兑现想象
当一家传统车企决定转型
依托于R汽车的出现,王思激发出了热爱,阿政完成了一次叛逆,类似的改变过程也在更多R汽车车主身上发生着。
广州车展上的一幕,也就变得不难理解。在车展媒体日上,R汽车甚至将第一排的“领导位”移到第三排,把象征“C位”的一、二排留给到场车主,也邀请了全部车主上台合影,由R汽车领导手持自拍杆,拍下一张充满纪念意义的“家庭合照”。
2020广州车展上R汽车车主坐在分享台下“C位”
前沿的技术与完善的服务体系,是王思与阿政多次提及的关键词,也是R汽车致力于打造的发展模式。硬实力上,超长的续航里程为R汽车的崛起打下基础,各城市中心商圈设立的用户体验中心,也在无形中增加着品牌声量。
在这背后,同样离不开R汽车依靠的上汽背景。当传统大厂通过自身的硬实力,打造出具备一流技术能力的汽车,同时兼具符合年轻化审美的高颜值、高科技感特性,两者的结合让车主感觉到自己正站在时代风口,与前行者同频。
作为北京第二台ER6拥有者的吴先生,对此有着更深刻的了解。这位2014年便购置电动车,成为中国首批电动车车主的北京小伙,见证了六年来中国电动车市场的发展,也一步步感受到电动车技术的愈发成熟,新零售模式的逐渐兴起和完善,“在我心里,R汽车的出现改变了两点。一是国产电动车品牌也开始具备市场竞争力,和几年前的情况完全不同,二是R汽车的颜值也颠覆了电动车只有黑白红的固有颜色认知,总得来说只有两个字:够香。”
“用户即伙伴”、“出行即服务”,是R汽车提出的服务信念,也是一次次践行在实际行动的根本理念。随着电动车市场的快速发展,距离车主更近,提升车主权重正在成为各品牌的核心竞争力,R汽车所展示出的姿态,则更具真诚。
正是在不断的携手同行之下,R汽车才得以与更多心中有梦的人一起,继续成为“追风少年”,在一个不同于往日的时代背景下,再次上路。